TAIWAN CLIP

ALL CLIPS OF NUMBERS FROM NEWS ABOUT TAIWAN, AND MY LIFE.

Friday, July 29, 2005

udn-yam 台積電首獲微軟訂單 吃下第四季大補丸

udn-yam 台積電首獲微軟訂單 吃下第四季大補丸: "分析師則表示,新力遊戲機晶片部分早已自行開發,未來印表機、液晶電視等供應商都可能自行開發晶片,直接委託晶圓廠代工,不再透過IC設計業。

微軟Xbox360北橋晶片全數在台積電12吋晶圓廠投片,採用90奈米製程。據估計,微軟第四季起每月向台積電採購數千片12吋晶圓,微軟單筆訂單相當於台積電14廠的二分之一產能,微軟躍登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90奈米高階製程的最大代工客戶。"

BBC 中文網 | 科技健康 | 好萊塢達成數碼協議膠片放映變歷史

BBC 中文網 | 科技健康 | 好萊塢達成數碼協議膠片放映變歷史: "目前發行電影的開支將削減75%,因為電影製片廠今後將利用衛星、纖維電纜或磁盤發行電影,而不再使用卡車運輸。"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微軟:正版用戶方能下載更新軟件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微軟:正版用戶方能下載更新軟件: "微軟公司加大打擊盜版軟件的力度,要求那些欲下載更新軟件的用戶證實自己使用的是正版視窗系統。"

Friday, July 22, 2005

Yahoo!奇摩新聞 - 布希政府目前對華政策的精要

Yahoo!奇摩新聞 - 布希政府目前對華政策的精要【中時電子報 】: "官方反應與報告內容有如此大的落差,應注意兩面手法,一方面由於目前正需要中國的幫助,譬如朝核六方面會談剛敲定,要北京大力協助,核武擴散問題嚴重,也需中國合作,而美國目前在遏制政策之外,仍然有接觸的意願,不願將關係搞壞。

另一方面美國對華政策的圍堵派顯然勝過接觸派,在這種氛圍下,美國的學者們紛紛撰文論說,其結論總是民主,而經濟不斷衰退的美國將來必將對抗集權而經濟繁榮發展的中國。新保守主義者認定此時即應開始圍堵中國。

但最近有一種新聲音,新保守主義派中的溫和人物,且被派任駐伊拉克(新聞、網站)大使的哈里札德,在他的「美國和崛起中的中國──戰略和軍事方面的影響」一文中,都主張圍堵加接觸。他認為圍堵固然需要,但不管一切地圍堵會太早將中國推向敵對,在經濟上對美國很不利,而美國現有的資源與周邊盟友的態度都不足以圍堵中國的崛起,所以應另有一套作法。"

Yahoo!奇摩新聞 - 中國終於接受WTO台灣常駐代表團名稱

Yahoo!奇摩新聞 - 中國終於接受WTO台灣常駐代表團名稱: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二十一日專電)在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三年半後,中國終於接受台灣「常駐代表團 (PERMANENT MISSION)」的名稱;但是中國仍堅持,台灣代表團官員的職銜是錯誤的,與一九九二年總理事會主席聲明的共同諒解明顯不符。

據了解,中國代表團二十日首次以正式「外交節略」行文台灣代表團,在受文者和節略本文中都使用了「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常駐代表團」名稱。節略副本並分送WTO秘書長和所有會員國代表團。

由於不接受WTO秘書處上個月印發的通訊錄中,將台灣代表團官員職銜取消,台灣修正了通訊錄,除常任代表與副常任代表外,重新印上所有官員的職銜,並將原來的簡稱「中華台北」,以全名「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取代,修正後的名錄於十四日送交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會員國代表團和秘書處。"

中國無視台灣現況,執意打壓台灣

Yahoo!奇摩新聞 - 大陸網民突破一億 娛樂為主要目的

Yahoo!奇摩新聞 - 大陸網民突破一億 娛樂為主要目的: "據大陸「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的統計報告顯示,到6月底,大陸網民數量達到一憶零三百萬人,比半年前又增加了九百萬人。而撥接上網的人數減少,寬頻上網人數增加,已超過半數以上。

在上網主要目的方面,過去幾次調查結果一直是以「獲取資訊」為上網最主要目的。但是這次調查中,「休閒娛樂」已經超越了「獲取資訊」,成為上網最主要目的。"

Yahoo!奇摩新聞 - 中文熱!全球3千萬人勤學漢語

Yahoo!奇摩新聞 - 中文熱!全球3千萬人勤學漢語: "根據大陸官方統計,現在全世界一共有超過3千萬人正在積極的學習中文,而且參加中文能力檢測的外國人數目,也以每年增加40%的速度快速成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看中大陸快速崛起的經濟。"

Yahoo!奇摩新聞 - 台灣上網人口成長1466萬人 整體人口上網率64.78% 

Yahoo!奇摩新聞 - 台灣上網人口成長1466萬人 整體人口上網率64.78% : "【東森新聞報 記者陳曉藍/台北報導】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布2005年年中「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截至2005年6月30日為止,台灣地區上網人口成長約1,466萬人,整體人口上網率達64.78%;其中,寬頻網路使用人數約1,053萬人,約佔總人口數五成五(54.70%)。"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惠普公司將裁員近1.5萬人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惠普公司將裁員近1.5萬人: "惠普表示,部分裁員指標將在IT、會計以及人士等支持部門落實,不過同時公司也打算將銷售以及市場部門更緊密地與業務部門結合,解散專門負責向小企業和公共部門銷售的部門,雖然銷售以及研發部門據信都不會裁員很多。"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柯達公司為適應新市場宣佈大幅裁員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柯達公司為適應新市場宣佈大幅裁員: "美國攝影業巨頭柯達公司宣佈,將裁減1萬名員工,以應付數碼攝影對市場所造成的衝擊。"

華碩桃園廠分批裁減大批資深員工卻進用新員工

華碩桃園廠分批裁減大批資深員工卻進用新員工: "記者湯學新/桃園報導
 電子大廠華碩電腦桃園縣龜山鄉桃園廠,以零星、分散方式,大批裁員,將工作十年左右的勞工,陸陸續續資遣,由於被資遣的勞工紛紛前往就業輔導中心找工作,而使得華碩桃園廠大批裁員、零星處理的方式曝光,並相約昨天到縣府勞動及人力資源局要求調解;由於資方代表拒絕被資遣勞工的優退要求和獎金紅利的補償,將於二十六日再次調解。"

Wednesday, July 20, 2005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微軟狀告Google “非法挖牆腳”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微軟狀告Google “非法挖牆腳”: "Google宣佈,該公司將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以便聯繫中國高速增長的經濟中日益增長的電腦用戶。

該中心定於今年10月開始運營。Google委任曾在微軟擔任互動服務部全球副總裁的李開復擔任Google中國運營總裁並領導新中心。"

Thursday, July 14, 2005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英國大學畢業起薪22000英鎊

BBC 中文網 | 金融財經 | 英國大學畢業起薪22000英鎊: "一項調查發現,在知名的熱門企業謀得第一份工作的英國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每年22000英鎊(38000美元),比去年高1,000英鎊。"

CCTV-新聞頻道

CCTV-新聞頻道: "由星球地圖出版社與深圳麥士威科技有限公司研製開發的新一代汽車導航產品,能夠規劃行車路線,並且提供內容全面、分類詳細的服務點(POI),包括機關、學校、醫院、商場等等,分為20大類、100多子類,還載入了行政區劃、地址、郵編、電話等多項資訊。此外,導航電子地圖還提供了居民地、水系、鐵路、交通附屬物、政區與境界、注記等大量地理背景數據。

  星球地圖出版社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已完成全國宏觀導航電子地圖和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遠程導航電子地圖及150個城市導航電子地圖的編制任務。2005年底將製作完成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00個城市的電子地圖。這些電子地圖已在汽車導航儀、手機、掌上電腦、PDA等終端電子設備上廣泛使用,這標誌著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地圖進入全面應用階段。"

Monday, July 11, 2005

TIME Magazine Archive Article -- Why China Is Buying -- Jul. 04, 2005

TIME Magazine Archive Article -- Why China Is Buying -- Jul. 04, 2005: "In China, with its surging trade surplus and huge holdings of dollar reserves, CNOOC's action is called the 'go out' strategy: for the past two years, the Beijing government has been urging Chinese firms to expand their presence in overseas markets. Some have begun to respond. Late last year computer giant Lenovo bought the high-profile but money-losing personal-computer business from IBM for $1.75 billion. Prior to that, TCL, a consumer-electronics maker, bought the RCA TV business from French giant Thomson. And all the while, Chinese energy companies have been making deals with governments and private companies, desperately trying to acquire oil-and-gas reserves needed to power an economy still growing 9% annually."